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144号、第12.04.270号提案集中办理的答复南科函〔2024〕153号
刘永贤、王冬梅、颜东梅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第12.04.144号、12.04.270号等提案收悉。按照市政协同类提案集中办理的要求,现对集中办理的上述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进行答复:
一、关于加快构建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完善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相关建议
(一)组织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技术需求,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重点支持广西宁福、海天调味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施13个科技重大专项,总投资1.75亿元,科技经费投入2100万元。国潮铝业等南宁市重点企业获得17项中央引导、广西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共计32个项目申报了2024年广西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自治区制造业创新成果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项目,总投资达30.66亿元。
(二)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4年支持南宁市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作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实施技术攻关项目20项,财政经费投入2210万元。二是优化产学研服务机制,出台《南宁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南宁市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鼓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实施攻关任务。全市新认定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
(三)培育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不断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南宁示范基地建设,助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通过搭建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实施技术合同登记及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开展入企“面对面”政策辅导,引导校企合作登记技术合同,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同时,聚焦重点产业,调研企业创新需求,进行常态化跟踪服务。截至9月底,共开展入企政策辅导26次,辅导校企30家67人。累计收集企业创新需求165项,经甄别有效需求117项,已解决21项。2024年1月—8月,南宁市登记吸纳类、输出类技术合同共登记3318项,合同成交额137.47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60.53亿元。
(四)持续在高校开展职务权属改革工作。根据《广西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鼓励南宁职业大学、南宁学院等市直高校院所继续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2024年1月—8月,南宁学院贯彻落实《南宁学院科研成果管理与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教职工评定的依据之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30人 ,南宁学院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至企业19项,转化金额75.69万元。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17人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至企业8项,转化金额12万元。
(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政策,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2024年,市科技局等4部门联合修订印发《南宁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实施办法(修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研发费用1%的奖励,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加强企业研发管理规范体系建设,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专题辅导服务活动共17场,累计服务企业309家(次)。组织推荐606家企业申请自治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专项资金。在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撬动下,南宁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过65亿元(2022年度),研发投入强度为1.25%;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突破40亿元,增长25.26%;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达40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居全区第一。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中试基地建设,推动已有平台提质增效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支持引导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自治区级创新平台7家,其中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5家、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自治区众创空间1家。同时向自治区推荐8家单位申报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5家企业申报认定自治区级孵化器、33家企业申报认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持续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截至目前,南宁市共有4家自治区创新联合体,1家市级创新联合体(公示中)。
(二)优化布局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科研单位对接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建设研究分支机构、联合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南宁与桂电合作“113工程”建设,打造面向东盟、服务RCEP的产学研应用中心。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于2024年8月17日揭牌运营。截至9月底,技术服务中心已累计为广西弗迪等20家企业开展检测服务70余次。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桂电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东盟应用技术学院合作洽谈,目前就指标事项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持续沟通,以尽快促成合作。持续推动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合作,共建清大(南宁)协同创新中心,于2024年1月已正式运营,前三季度已成功引进6个项目落地南宁。
三、关于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落实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奖励2805万元,惠及506家企业。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常态化服务工作机制,向75家产业重点企业征集创新需求并跟踪服务,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21项。举办2024年科技型企业认定评价辅导班4场,共计培训学员4886人次。2024年,我市共向自治区推荐南宁市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73家,513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区总数的38.6%,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1家,拥有瑞声科技(南宁)公司等14家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区排名均居前列,并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8家。
(二)双管齐下助推科技企业融资信贷。一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南宁市已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包括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共设立25支子基金,实缴规模40.9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55个,“以投带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以综合金融手段引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加大信贷担保支持力度。落实“桂惠贷”“南宁市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南宁市新增“桂惠贷”投放金额217.7亿元,惠及7585户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2.26亿元;发放应急转贷贷款23笔,合计金额20891万元,节约融资成本625.43万元。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南宁市共有科技支行20家。
(三)加大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力度。一是强化上市政策支持,基本涵盖企业财务规范、股份制改造、场外融资等企业上市(挂牌)的主要流程;按企业改制、辅导、申报、成功上市分阶段兑现最高500万元奖补资金。2024年上半年初审转报自治区级直接融资奖补资金5870.2745万元,受益企业37家。二是创新优质企业服务模式,引入资本市场专家服务团队 ,对后备企业提供一揽子专业服务,该模式获自治区金融监管局全区推广,上半年共服务企业30家次。2023年以来,我市新增上市挂牌企业4家,科技企业占比75%,桂润科技、田园生化等科技型企业已报证监局辅导备案。
四、关于鼓励企业培育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成果转化专业化人才培育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一是南宁市认真落实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相关实施方案,起草制定任务分工方案,加快推动“突出重点,构建‘一核、两地、三组团’人才发展布局”等5个方面24条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成功举办2024年第七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全球581个海外人才团队参与,举办路演活动19场次,获奖项目30个。顺利举办南宁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达成初步对接和合作意向15项。三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充与国外机构培育共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现已累计建设“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技术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0家。
(二)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一是优化升级“邕江计划”人才项目,支持企业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海外人才和创新团队,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现已累计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团队181个,资助2.45亿元。二是改革高层次人才评价方式。修订发布了《南宁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参考目录(2024年)》,首次分行业、分领域精准构建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我市已累计认定科技相关高层次人才916人次。对新引进至南宁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企业的青年人才,给予博士最高25万元、硕士最高10万元的生活补助。截至9月底,累计为科技类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助318人1092万元。
(三)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企业。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要,扩大校企合作深度,靶向引育人才队伍。一是围绕我市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人社、教育、工信等部门协同10个高职院校、比亚迪公司签约组建了“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共建广西首个“比亚迪产业学院”。二是支持校企联动优化学校专业课程,推动南宁学院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智能制造专业群、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引导学校与重点企业对接合作人才培养。此外,支持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打造南宁市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市域产教联合体,并入选自治区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拟立项建设单位。
诚挚地感谢你们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2024年10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黄彦星 联系电话:0771-5533812)
上一篇: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设备更新专项券服务商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中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